新華社記者 張歡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表示,這些實踐既有力地推動瞭人民幣走向國際,也進一步鞏固瞭香港聯通世界的門戶功能。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國傢改革開放的“走出去”進程中,香港成功發揮瞭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成為內竹北五星級月子中心地企業進行國際融資的首選平臺,以及內地和國際交匯投融資的主要平臺。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香港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與國傢改革開放和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密不可分。過去,在改革開放的40年中,香港從不缺位。現在,在國傢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之際,香港也定能進一步作出貢獻。

改革開放40年間,香港憑借“一國兩制”優勢下的國際化通道功能,以及成熟資本市場的穩健防火墻特征,提供瞭“試驗田”環境,不僅為內地金融市場有序地新竹產後護理之家推薦改革開放打開風險可控的窗口,而且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拓展瞭空間。

目前香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數據顯示,香港離岸市場擁有海外沉淀的50%左右的人民幣資金,人民幣收付量在全球占比為70%以上,每日平均清算額逾9000億元。

“相信在未來,人民幣會成為更多國際投資者支付、儲蓄和資產配置必須持有的貨幣。”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擁有很多好時機,例如,在香港助力內地企業佈局“一帶一路”沿線投融資的過程中,人民幣還將迎來擴大定價權的契機。

1993年7月15日上午,香港聯合交易所的屏幕上閃爍著“0168”四個數字,這是內地首傢赴港上市企業——青島啤酒的“H股”代碼。從這一刻開始,內地企業通過對接香港,陸續馳騁於海外資本市場。

回顧25年的歷程,諸多赴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管理者擁有共同的體會:企業不僅收獲瞭募集資金的成果,還得到瞭管理規范化和資本運作的歷練;同時,內地企業也逐漸成為香港股市的生力軍和穩定器,為香港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作出瞭歷史貢獻。

從離岸啟程 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

正如港交所主席史美倫所言,內地企業在港上市,是內地和香港的雙贏,是“國傢所需、香港所長”的最佳例證。

H股上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互聯互通……一幅蔚為壯觀的圖景漸次展開,既彰顯瞭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特征和經濟發展脈絡,也刻畫瞭香港作為金融“試驗田”積極融入國傢發展大局的印記。

從H股起跑 內地企業馳騁海外資本市場

2004年2月25日,香港銀行開始受理當地居民個人人民幣業務,這是中國踏出金融改革開放關鍵一步——人民幣國際化的歷史標識。起始於這一步,香港依托自身既聯通國際又安全可控的離岸環境,已逐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行穩致遠。

繼2004年香港啟動個人人民幣業務之後,2009年國傢又在香港推行瞭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2010年內地與香港再度簽訂瞭備忘錄,允許人民幣如果不涉及跨境,可由香港根據當地法規和需求推動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自此,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大為擴展,涵蓋瞭存款服務、貿易結算、財富管理、投融資等多元范疇。

新華社香港9月27日電 題:改革開放40年:香港精耕國傢金融“試驗田”

改革開放40年:香港精耕國傢金融“試驗田”

緊隨青島啤酒,上海石化等公司也開始試水H股。在香港回歸祖國之後,一批“中字頭”企業選擇瞭香港市場,並開始嘗試A股和H股同步上市。進入本世紀,內地民營企業赴港上市的熱潮發軔,騰訊即在2004年在港掛牌。今年香港股市又推行瞭裡程碑式的改革:接納新經濟在主板上市,吸引瞭來自內地的“同股不同權”等企業。

以聯通為橋 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日益融合

2014年11月17日,竹北頂級月子中心推薦港交所鳴鑼開市,啟動瞭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首次嘗試——“滬港通”,隨後,“深港通”“基金互認安排”“債券通”陸續實施。日益豐富的聯通橋梁不斷拉近著兩地資本市場,既使內地更加開放,也令香港因為“北水”活力而強化瞭國際競爭力。

根據香港證監會的統計,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目前每日北上資金的成交額在內地交易所中占比為2.3%;每日南下資金的成交額在港交所占比為6.4%。“2017年,‘北水’凈流入增加,還成為瞭推動港股股價上揚的重要因素。”香港證監會副行政總裁梁鳳儀說。

歷時一年有餘,“債券通”的“北向通”也在平穩運行,截至今年上半年,機構投資者已有356傢,覆蓋瞭21個國傢和地區。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互聯互通機制為香港帶來瞭龐大的內地資金,也為內地帶去日益增多的國際資源,香港在聯通中國和世界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改革開放步入40周年的2018年,中國再度公佈瞭深化金融開放的新舉措,其中一項即是“滬港通”“深港通”每日額度均增至4倍。作為國傢重要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也研究將更多不同投資產品納入聯通機制,例如,債券通“南向通”、交易所買賣基金。

根據香港交易所的統計數據,如今,已有約260隻H股在港上市,內地上市企業已經占在港上市企業總數的50%以上,市值超過24000億美元,貢獻瞭約70%的首次公開募股和再融資量。中資股的表現,也從國企一枝獨秀轉向各類企業百花齊放,從傳統制造業領跑轉向新興行業“後浪推前浪”。

帝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推薦


arrow
arrow

    shatilartem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